找到相关内容235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虚云和尚以“悲心”为底蕴的孝义观

    的一笔。其为法忘躯的高尚道德境界和坚毅顽强的意志不仅令后世景仰,同时也极大地鞭策激励影响了后来有志于佛教复兴的仁人志士。   2.随俗权变,说法   经过二十年求法访道的行脚生活,虚云不仅礼遍名师...对世俗社会的道德教化功能,认为佛教不仅“有裨益于中国之学术思想”,而且“可令人心悦诚服而生正信”。正是由于虚云随俗权变说法,才于末法时期保存了佛教诸宗法脉,为日后重兴打下了厚实的基础。   (摘自...

    王  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90160751.html
  • 关于“谤佛者是谁”

    不难了解,佛陀游化各地,说法自亦不同。我们须知,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假法,以显一味佛法。父何谤佛之有?  就时代背景而言:在古印度有婆罗门教祭司之独断,才有耆那教、佛教之产生。由于部派佛教之分立,才有中...只此一本,不是“写”出来的,而是‘证’出来的。”  “某学人”闲经论十几年所见均是“黑洞”,一读“中观今论”即能“打通思想命脉”,能触“”而悟,或有可能。但该论系根据中论,而祖述佛陀之缘起思想,“某...

    方然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35264728.html
  • 《寒山子诗集》序言

    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我佛住世,施种种方便,随顺化,说法,无非教人舍妄归真,返本归源,证得自性本来清净无碍,与佛无异。“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。”可得者即在...

    慧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2265573.html
  • 以教育理念之口开佛教现代化之门

    带来了新的挑战。星云大师以教(教育)兴教(佛教”的理论主张和佛光山为此进行的实践与努力,正是在新的时代弘扬佛法万古不易之真义与“因应时代”、“说法”的统一,是变与不变的辩证法,深合佛法之契理契机的...

    雷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3267031.html
  • 叶小文:禅宗的启示

    结合起来,所谓“行住坐卧、担水砍柴无非妙道”,“平常心即是道”。禅宗的方法也是根据人民大众的不同根机和心性而说法,因材施教的,具有很强的针对性。如有的机锋棒喝,有的默然不语,有的直指人心,有的绕路说...五大宗派,“一花五叶”,“五叶流芳”。禅宗的这种创新的实质,是把印度佛教这种异质文化与中国的固有文化相结合。创新的过程,就是这种相结合、相适应,应时契机的过程。随民众渴望解脱之“时”,契合中国文化喜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1376189.html
  • 伽蓝圣众之由来及其讹传

    还是为了嫁女儿之事?”珊檀那含笑答道:“非为别事,是为了请佛陀供。”   善根深厚的给孤独长者,听到一个佛字,身毛直竖,即问:“何以名佛?”珊檀那广说佛的功德,给孤独恳求同往见佛。佛为他说法,得须陀洹果。随即求请佛陀往舍卫国说法,佛允所请并嘱咐必须筹建一座大道场,因其弟子众多,需要有大的讲堂,大的宿舍、花园才能容纳。给孤独长者回国后,想找一个理想的去处,结果找到了祇陀太子的那座花园,不但...

    蒋时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2879608.html
  • 禅宗的启示

    出身贫寒,甚至不识字,是人民群众的代表。禅宗把宗教的修行同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紧紧结合起来,所谓“行住坐卧、担水砍柴无非妙道”,“平常心是道”。禅宗的方法也是根据人民大众的不同根机和心性而说法,...佛教这种异质文化与中国的固有文化相结合。创新的过程,就是应时契机的过程——随民众渴望解脱之“时”,契合中国文化喜求简易之“”,于是创造出一种独特的、契合于相当一部分中国人根机和心性的宗教文化。可以说...

    叶小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25288984.html
  • 略议南北传佛教的“无宗派运动”

    意义不大,以下分为几点说明。   首先,在佛陀时代本来没有宗派之分。那时所谓佛教,指的是佛陀的教导。后期由于时代背景不同,由于对于佛陀教导理解的不同,才有了不同的佛教宗派。这些宗派说法,往往只是针对某些众生针对某些背景而说。如果我们抽离了背景,孤立地看待各宗派并进行争论,这样的话往往会失去其中的真意。   其次,学者在没有实证佛法之前,各宗派的理论也仅只是理论而已,特别是那些超越凡夫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4295613.html
  • 佛教“七因明”辩学体系

    淳资堪为量者”,“对善件”两种。此处用意在于,一是要在说理的地方才参加论辩,避免“秀才遇到兵,有理说不清”和“对牛弹琴”的局面出现。引申而言,也可以说,论辩说理也应该要“说法”,“到什么山唱什么歌...不违越。诸调善者,调善之地,随顺他心,而起言说……言辞柔软,对待善友,是名供。”通俗地说,也就是要按对方的思路说法,因势利导,而且与人为善,语言柔和随顺,这既是一种辩德又是以柔克刚的辩法。  ...

    姚南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01338019.html
  • “杂阿含经”研习:佛为迦旃延说正见

    “杂阿含经’研习:佛为迦旃延说正见  罗无虚讲 蔡惠明记  l、依缘起中道说正见  在“杂阿含经”说八正道中,已阐述八正道属“四谛法”的“道谛”。为求灭苦解脱,佛陀说法,因病与药有三十七道品...,不起诸漏,心得解脱戍阿罗汉。”  此经迦旃延首先请问世尊:“云何世尊施设正见?”问得较为深入,非同一般。世尊以缘起法不落二边的中道深义作了解答,可见佛陀说法的善巧·  十二支缘起中的“触支”,...

    罗无虚讲 蔡惠明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2963779.html